穿越半个亚洲而来,中印互信方能勠力前行
2018-04-28 15:02:57
  • 0
  • 0
  • 0
  • 0

穿越半个亚洲而来,中印互信方能勠力前行

解筱文

4月2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两国领导人所释放出的积极信息表明,这是一次全局性、战略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晤,预示着中印关系将开启新的篇章。

三年前,莫迪初次访华首站选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千年文化交流的宏大叙事,共话中印友好历史,推动中印文化交流及各领域合作。而这次不同的是,中印双方会晤地点选在武汉,并且会晤前两国领导人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精品文物展,一同欣赏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特别是荆楚文化,并就加强中印两个文明古国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和对话交换意见。

“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的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何以选择武汉,何以中华文明,特别是荆楚文化开场,这无疑蕴含着双方的战略深意。印度媒体报道称,“莫迪访华只为和中国领导人‘交心’”。可见双方重建互信是本次会晤最为重要的议题。而在所有的互信中,笔者以为文化互信是中印政治互信、经济互信等重要前提和基础,故而以文化为媒,再续前缘,开创新局。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交融演绎着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精华。地处中国腹地的湖北省、武汉市,以敢为天下先的传承,植根文化沃野,开怀拥抱世界,涌动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勃勃生机,例证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创造

从历史中回望,中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同属于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碰撞交融由来已久,有着令人骄傲的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也有近现代充满屈辱和悲惨的历史遭遇。

从地理上俯瞰,中国有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印度有两大河流,恒河和印度河。她们都是世界级的大江大河,均有各自“母亲河”的地位,并且这些河流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喜马拉雅山脉。

远亲不如近邻。可以说,中国和印度,水同源,山同脉,文化相连。因此,作为不同的政治、民族形态和社会样式的中印两国,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面对纷扰的利益、不确定的风险时,双方应以史为鉴,坚定文化互信,平心沟通,以和为上,不忘初心,方可避免战略短视,把握时代机遇,获得新的复兴,造福两国人民。

今天的中印,从发展规模看,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两个国家,两国人口之和占全世界人口的36%;两国国土面积分别位列亚洲第一和第二,国土总面积占亚洲陆地面积的28.2%;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两国五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50%……

这就是当今中印两国的世界地位,这也是中印互信具有的全球性重大价值。中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梁八柱”,是世界和平的“压舱石”,是经济发展的“绩优股”。中印两国携手并进,不仅有利于地区安定和繁荣,更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加速推进世界文明进程。

当然,从文化互信到经济互信,再到全面互信,中印之间需要常态化“交心”,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牢牢保持战略定力,从而同心同德,真诚守信,勠力前行。

(本文发于2018年4月28日湖北官方新闻政务“长江云”客户端)

解筱文:评论人、作家、战略管理研究者。系国务院新闻办“全国网络核心评论员”、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互联网金融研究会特约观察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网思客智库、长江云智库专家;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评论员、特约撰稿人)。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